7*24小時服務熱線:
13939013882
昨日下午兩點,天氣晴好,不少游客在磁器口古鎮游玩。古鎮邊的九石缸河灘上,大家放著風箏,或在河邊玩水。
這時,市公安局水警總隊磁器口派出所的民警也在這片河灘上,他們拿出小型地下金屬探測器,半蹲在地上,認真仔細地尋找著石塊之下的秘密。
“嘀嘀嘀……”還沒過十分鐘,在一個淺塘邊的亂石中,地下金屬探測器發出了尖銳的警報聲。民警立即示意周圍人員散開,將石塊小心翼翼地搬離。隨后,一枚廢舊手榴彈被發現。“木柄尾部已經腐爛,引信沒有了。”據爆炸物品專管民警杜斌判斷,這枚手榴彈可能出自解放戰爭時期,只要不對它進行猛烈撞擊,理論上不會發生爆炸,但它仍然具有危險性。”
大概走了十多米遠,金屬探測器再次發出警報聲。在周圍人員散開后,民警搬開石塊,找到一枚彈頭插在軟泥中的迫擊炮彈,炮彈表面銹蝕,杜斌認為,迫擊炮彈也可能出自解放戰爭時期。彈內炸藥依然有威力,不能猛烈撞擊。
杜同志說,在長江、嘉陵江沿線,每年都會發現100余枚戰爭時期遺留下的廢舊炸(炮)彈和手榴彈。其中有迫擊炮彈、手榴彈、航空炸彈。抗日戰爭時期,日本侵略軍對重慶進行大規模轟炸,如今這些未爆的航空炸彈基本上都是重慶大轟炸時期遺留下來的,航空炸彈威力大,重量基本上都在七八十公斤。
在解放戰爭時期,地面戰斗頻繁,相對也遺留了大量廢舊迫擊炮彈和手榴彈。這兩種未爆彈體積小,但數量多,公安機關正在全力搜尋。